1、定義集成
參與項目的每個供應商都有自己的集成解決方案定義。在某些情況下,這意味著它們擁有標準的應用程序接口(或API),用于在其應用程序中執行特定功能。
對于其他應用程序,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創建和/或接收特定格式的文件接口,以便與其他應用程序交換數據。這些及其他方法都構成了與其他應用程序集成的一種形式。 但是采購方要小心了——你需要向供應商提出一些有關其集成定義的非常明確的問題。
2、理解業務需求
大多數第三方供應商應用程序具有豐富的功能,可為企業提供大量可供選擇的配置。 此外,由于多種原因,每家企業的業務和具體產品可能會有所不同。這種豐富性使每個企業都能實施和使用適合滿足業務需求的功能;但這也意味著沒有兩個實現是相同的。
因此,一個企業可能不需要另一個企業所需的實時和批處理接口點。使用同一應用程序的兩個不同企業的集成可能非常不同;事實上,可能沒有所謂的“標準”集成。所以,通過理解需求的業務需求來開始每個集成非常重要。
3、管理連接系統的版本
很多時候,需要其他硬件或軟件才能將源應用程序與目標系統集成在一起。 通常,購買、安裝和支持這些組件是采購方的責任和費用。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常見原因是,客戶端選擇不升級其系統,從而運行較舊的或不再是當前版本的應用程序。在某些情況下,其源應用程序的舊版本已與目標應用程序“集成”在一起,但尚未安裝新版本。